位置: 美好蚌埠 > 蚌埠生活 正文

在农村哪里还有摔孝盆的习俗?

时间:2021-09-16 13:07
本文关于在农村哪里还有摔孝盆的习俗?,据美好蚌埠2021-09-16日讯:

您好:我是常德瑛瑛爱“田园”!

我们家乡还有这风俗了,老人过世了,就会请道士一通宵,念经文,让晚辈喝血水(就是红糖水来的),再摔孝盆!寓意就是:让过世的老人能入天堂,免受地域之苦,所以再贵,都得请,不然就是不孝,别人会说闲话的!只有今年疫情期间过世的老人就简单了,不用摆酒,不用花重金请道士,更没有各种的繁文礼节,相对来说,主家经济就轻松了许多。不然农村人常说:丧事都办不起了,家里老人了,有钱的要花销十来万,没钱的也要花好几万了,真希望新时代新办,以免不必要的浪费!其实我觉得吧:死后花重金的子孙,老人在世时,也不见得有多孝顺!所以,我宁愿老人在生时多孝顺,也不愿哭鬼神,做给别人看,有了面子丢了里子,得不偿失,这只能是个人妄想,现实残酷,不得不随大流!只希望未来的新农村,新事新办,既不违背传统,又能节约花销,别再封建迷信,传扬科技致富,科学种田,提高农村的经济收入,让新农村的农民,老有所养,小有所依,生活的更美好,更富裕,幸福指数更高!谢谢观看,喜欢我,就关注我吧!

为什么天津话和安徽话如此相似?

我是天津人!虽然是郊区的!所以回答一下!

因为我老是全国跑,所以经常遇到语言不好交流的情况!

天津人说话很有特色!在全国各地都能被听出来,可以说是辨析度很高的一种方言!

天津人和全国各地的人在语言交流时,确实是会出现一些尴尬的情况!基本都是说:您说慢点我听不清!这样的事我也是经常遇到!

但是有一个地方的方言,我和他们的交流是基本无障碍的!

那就是安徽!

这个情况不难解释!

最主要的原因是:天津的由来造成了这一现象!

1、天津在公元1404年建卫,燕王朱棣在此渡过大运河南下争夺皇位。朱棣成为皇帝后,为纪念由此起兵“靖难之役”,在永乐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(1404年12月23日)将此地改名为天津,即天子经过的渡口之意。在天津卫之前,唐朝叫“直沽寨”,元朝叫“嗨津镇”!

2、“燕王扫北”时朱棣带领军队平定北方,他带领的军队主要是南方人组成的军队。在天津建卫后,驻守天津的军队是来以自安徽的士兵,其中由以安庆人为主(安庆当时是安徽的省府)!

3、当时的天津地区乃至于华北地区的人口比较少,所以朱棣下令从人口密度相对稠密的山西搬迁大量民众,来到华北地区,进行人口发展和耕种!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就是当时的集体出发集合点!现在天津人都以那里为祖宗发源地!

(天津人好多的地域特殊方言都是在民众迁徙途中产生的!例如:上厕所叫“解手”,还分“解大手”、“解小手”的区分!那就是因为当时百姓故土难离,士兵将百姓的手都绑住串成一排行路,在有人要方便时就和士兵提出解开手要上茅房的要求,后来干脆就直接简化为“解手”,为了快速行进所以就要求男人在撒尿时只能解开一只手,也就有了“解小手”的来源!)

4、迁徙到天津的百姓在安定后,开始了天津早期的城市建设。在天津卫驻守的安徽兵没有返回家乡,所以就和当地的百姓进行通婚了!时间长了繁衍的子孙逐渐多了,原来安徽兵的家乡话和山西移民的家乡话逐渐的混合,产生了现在的天津方言的基础,加之天津地区的地下水含碱量高(我家这叫“咸水沽”),形成了很有鲜明特色的一种著名方言!

综上所述,天津人和安徽人之间的语言交流是障碍不大的!彼此都能听懂!


专题推荐:
打印此文】 【关闭窗口】【返回顶部
· 上一篇河南农村有什么丧葬习俗? · 下一篇农村办丧事出殡前为什么要摔瓦盆?为什么必须要摔碎?
相关文章
推荐文章
最新图文


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,不作为商用, 版权归属原作者,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,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,我们将立即删除

Copyright © 2020-2021 成都奕涵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| 备案号:滇ICP备2021006107号-460